文 |地缘历史档案
编辑 |地缘历史档案
声明:拙见在此,抛砖引玉。诚邀您点个「关注」,方便日后交流。文中观点仅为一家之言,我尤其期待听到您的不同见解甚至反对意见。真理越辩越明,感谢您赐教!
声明:拙见在此,抛砖引玉。诚邀您点个「关注」,方便日后交流。文中观点仅为一家之言,我尤其期待听到您的不同见解甚至反对意见。真理越辩越明,感谢您赐教!
1934年春,北京南池子的破屋里,李苦禅坐在屋角,一口气抽完半包烟。他刚从湖南回来,手里只带了一只小瓷罐,罐里装着他小儿子的骨灰。
展开剩余86%那个孩子,刚满六岁,被人打伤后没抢救过来。打他的人,是他曾经最信任的学生张若谷。
更荒唐的,是这个学生早就和他老婆跑了。一起带走的,还有这个孩子。他没说话,只是点了根烟,坐在那儿一下午没动。
家变如山崩,信任被撕碎
李苦禅原名李英杰,1899年生在山东高唐县,穷得一塌糊涂。他小时候家里种地为生,吃的少,穿的破,冬天一床破被子,夏天连鞋都没有。
1919年,他背着家人揣着十块大洋去了北平,住在慈音寺,靠拉三轮、打短工、送信活下来。
为了画画,他连饭都舍不得吃。 画纸买不起,就用旧报纸;墨干了,就灌点水接着用。
那时候,他给自己起了个新名字,叫“李苦禅”。“苦”是现实,“禅”是心里那口气。
1922年,他考进北平艺专,学的是西画,老师是徐悲鸿。徐悲鸿对他要求特别严,有一次看他素描直接说:“眼没开,画就废。”
李苦禅听进去了,从此天天起早贪黑练眼力,画石膏像,画街上卖艺人,画到手指冻裂也不收笔。
1923年,他带着一沓画找到齐白石门前,站着等了三个小时。齐白石看完画没多说话,只点了点头,说:“你进来吧。”
从那天起,李苦禅成了齐白石的入室弟子。他是齐白石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传人。
五年后,他结婚了。对象是齐白石的女弟子凌嵋琳,两人育有两个孩子,李杭和李京。
那几年,他的画开始登上画刊,也被北平艺专请去当讲师,收入不高但也能糊口,日子过得还算稳当。
可天底下的事,往往怕两个字:信人。
1930年,张若谷登门拜师。这个学生家里有点背景,说话斯文,人也懂事。
李苦禅把他当亲儿子看,饭桌上时常有他的位置,住家里也不是一次两次了。 可他没想到,这人竟然和他老婆走得越来越近。
他外出写生回来,看到张若谷在哄李京睡觉。 那一瞬间,他就明白了,“家”这个字,在他这儿,已经碎了。
1934年春天,《申报》上登出一纸公告:凌嵋琳和张若谷“自由结合”,没有办离婚手续,还带走了两个孩子。
李苦禅没回应,没吵闹,也没追问。他只是把屋里凌嵋琳的旧衣服全烧了,把床重新铺了一遍,然后开始画鹰。
那一周,他画了三十幅鹰图,最后一幅他亲手撕了。他说:“鹰也有仇。”
几年后,他接到消息:李京死于湖南某镇卫生所,因伤口感染。当他赶到时,只剩下一张死亡证明和一罐骨灰。打伤李京的,正是张若谷。
那天,他没掉一滴泪,只是抱着骨灰罐回家,坐了三天三夜。
他去找回了李杭。李杭变得沉默寡言,日记里写道:“母亲是叛徒,弟弟是牺牲品,我是活着的囚徒。”
以画为命,靠一支笔撑起脊梁
李苦禅的命很苦,但他的骨头一直硬。
1937年北平沦陷,很多人逃了。他不走,嘴里只说了一句:“我有笔,有纸,有鹰。”
他开始画鹰,但不再是普通的鹰,而是鹰嘴朝左,鹰爪内扣——这叫“反勾”,在当时就是赤裸裸的抗日符号。
他把150幅鹰画藏在夹墙里,还画了一张 《雪夜孤鹰图》,交给军统当作接头暗号。
两次被日军宪兵搜查,他都提前转移画作,侥幸逃过。后来他在济南藏身一家中医铺,白天配草药,晚上画画。
他收留一些逃难的学生,教他们识字、画画,不收钱。 他说:“我不教他们画画,我是教他们认命。”停顿一下,他又补一句:“也教他们不认命。”
新中国成立以后,他没变。他住在南池子一间年久失修的破屋里,屋顶漏雨,他不修。他说: “破屋修心,漏雨润墨。”
每天早上五点起床画画,不参展,不应酬,也不收徒。他说: “笔下之物,要能对得起天地。”
1962年,他查出肺结核,医生劝他歇笔,他摇头:“笔一停,命就断。”别人想帮他磨墨,他拒绝,说:“手感不一样。”
他最得意的,是那张《铁骨苍鹰》。画了三年,每根羽毛描了十遍,一笔一笔磨出来。鹰的眼神里有狠劲,也有孤独。
去世前,他画完最后一张 《残荷孤鹭》,用三笔收尾。李杭看着那张画,低声说: “他在告别。”
1983年,李苦禅去世,84岁。他留下遗言:不用棺材,用画卷裹身。
一身骨气,一生沉默
李苦禅生活极其简单,三顿饭两口菜,画室没有装饰,墙上只挂两张照片: 一张是他母亲年轻时的黑白照,另一张是李京小时候坐在竹篮里的样子。
他死后,学生们给他立了一块碑。碑上只有七个字: “李苦禅,一笔撑天。”
他曾说:“鹰飞得再高,也得落地。可落地不是趴下,是站着。”
这就是李苦禅。
一生被背叛、被打击、被误解、被孤立,却从没低过一次头。他靠一支笔,画出自己的命,也画出了中国人的骨气。
他不说话,画自己;不争人,争天地。
参考资料:
车夫、武生、特工、画家——“六边形战士”李苦禅——政务: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4-05-13 12:36
参考资料:
车夫、武生、特工、画家——“六边形战士”李苦禅——政务: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4-05-13 12:36
发布于:河南省